黔臺竹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在遵義成功舉行 共築兩岸產業合作新橋樑

〔本報主任吳吉雄 貴州/遵義報導〕9月20日,黔臺竹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在貴州遵義隆重舉行。作爲2025年黔臺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的重要專場活動,此次對接會以“深化產業融合、共探發展新徑”爲核心,匯聚兩岸竹產業領域優質資源與智慧力量,爲黔臺兩地竹產業協同發展搭建起高效對接平臺,奏響了兩岸經貿合作與產業升級的新篇章。

本次對接會得到兩岸相關機構與單位的高度重視,臺灣竹會、臺灣竹藝協會、臺灣農業鄉村觀光發展協會、臺灣研究院等臺灣地區權威機構代表,與貴州省林業局、遵義市及下轄黔東南州、赤水市、桐梓縣等地方政府相關單位負責人,共50餘名嘉賓齊聚一堂。活動通過專題推介、經驗分享、主題研討、項目簽約等多元形式,打破地域壁壘,促進兩岸竹產業信息互通、技術互鑑、資源互補,爲後續深度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貴州作爲全國竹資源大省,在竹產業發展上具備得天獨厚的稟賦優勢。據貴州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貴州竹林面積已達506萬畝,2024年竹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81億元,在生態保護、經濟增收、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臺灣竹會副理事長賴進益表示:臺灣在竹材建材應用、竹能源開發及竹林生態旅遊運營等領域的創新實踐,並明確表達了深化兩岸技術合作、黔台共同携手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期待。尤其臺灣地區在竹產業精緻加工、文創設計、品牌運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在竹編技藝傳承創新、竹材在建材、能源領域的多元化應用上獨具特色,兩地產業發展呈現“資源—技術—市場”全鏈條互補的鮮明特徵,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會上,各相關單位與專家圍繞竹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方向展開深度交流。貴州省林科院、新時代竹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喜全面介紹了貴州竹科技研發成果、產業佈局及發展前景,從技術層面爲兩地合作提供專業支撐;遵義市投資促進局聚焦本地營商環境、政策支持與產業規劃,作整體招商推介,吸引兩岸企業紮根發展;黔東南州、赤水市、桐梓縣則結合區域特色,分別就竹資源招商策略、“以竹代塑”綠色應用實踐、方竹筍特色產品開發等內容作專題發言,展現貴州各地竹產業發展的差異化優勢。

臺灣嘉賓代表亦積極分享經驗、傳遞合作意願。臺灣竹會代表胡淑慧表示:竹自古是中華文化的特色,舉凡生活食衣住行,文化是不斷的積累,竹產業在臺灣,從生活所需的層次到品牌、文創、竹文化體驗行旅、環境空間裝置等,如森林療癒空間的大型裝置藝術等,詳細展示了臺灣竹編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成果,從傳統工藝到現代設計的轉化路徑,爲貴州竹文化挖掘提供新思路。臺灣農業鄉村觀光發展協會代表陳財輝博士表示:貴州具有許多另人驚豔的的自然景觀資源,隨著道路基礎建設日益完善,豐富竹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是進入蓄勢待發階段。臺灣竹材商品設計達人陳許銘表示:竹的用途廣泛,在未來的科技創新產業不可少,現場展示竹乒乓球拍、竹球桌、掀起式拉桿箱、竹棺等,創新的設計作品。此次黔台會則聚焦竹產業跨界融合,爲兩地產業融合注入新動能。

在主題研討環節,嘉賓們圍繞“竹資源高值化利用”“竹文創設計與品牌打造”“竹林碳匯生態價值轉化”三大核心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另外臺灣代表汪大雄博士表示:結合本地實踐建議,貴州可進一步依託豐富的竹林資源,借鑑臺灣在精細化加工、“竹+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的經驗,深度挖掘竹文化內涵,推動竹產品從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文創品、綠色建材、健康產品等領域延伸,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此次對接會不僅是兩岸產業交流的平臺,更成爲合作成果落地的“加速器”。會議現場,廣東鼎豐紙業有限公司與貴州元豐林業有限公司、畢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貴州騰紳傢俱定製有限公司分別舉行項目合作簽約儀式,涉及竹材精深加工、綠色傢俱生產等領域,標誌着黔臺竹產業合作從“共識”邁向“實踐”,爲兩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爲2025年黔臺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兩岸竹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的成功舉行,不僅搭建了黔臺兩地竹產業合作的堅實友誼情感,更拓展了兩岸經貿交流的新空間。未來,隨着兩地在技術、市場、資源等方面的深度整合,必將推動竹產業成爲黔臺合作的特色標桿產業,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