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任吳吉雄 寧德.屏南報導〕八月的屏南,青山含黛,文脈綿延。8月21日,備受海峽兩岸矚目的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2025年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在福建屏南隆重啟幕。本屆活動以「武福臨門 兩岸同源」為主題,緊扣甘國寶文化這一精神紐帶,以精彩紛呈的武術交流賽為載體,邀請兩岸武術前輩、青年才俊、武術愛好者共聚一堂,在切磋中增進了解,在互鑒中深化友誼,共同書寫兩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生動篇章。

開幕式現場,熱情與莊嚴交織,傳統與創新共鳴。伴隨著激昂的鼓點,融合國潮元素、經典舞獅與屏南本土武術精華的開場盛宴《武動屏南》率先登場,剛勁有力的招式與靈動飄逸的舞姿相映成趣,瞬間點燃全場熱情,為活動拉開華麗序幕。其後,一連串精心策劃的環節接續上演:剛柔並濟的武術表演,展現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傳福語錄·武福澤長》情景演出,通過光影與敘事重現甘國寶的精神風範;兩岸宗親共同參與的致敬儀式,在肅穆中傳遞血濃於水的家族情懷;兩岸代表互贈象徵友誼的紀念品,見證著跨越海峽的真摯牽手情誼。

提及此次活動的精神核心,不得不追溯至清代名將「威虎將軍 甘國寶」的傳奇一生。這位出身屏南平民家庭的英雄,歷任官職43載,一生以「廉慎」為訓,以「勤政愛民」為本,功勳卓著。尤其值得銘記的是,他曾兩度戍守台灣,擔任掛印總兵,在保衛台灣海防安全之外,推動當地建設與興學堂,並在民生發展中傾注心血,受到全台灣百姓的愛戴。甘國寶赴臺就職時,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榮陞離臺之日,群衆送“萬民傘”和“萬民旗”,扶老攜幼到碼頭送別,並派代表同舟送至鹿耳門。作出卓越貢獻。其愛國愛民、剛正不阿的精神,不僅成為屏南人民的驕傲,更化作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讓海峽兩岸人民共同敬仰、代代傳頌。

作為本屆文化周的核心亮點,武術交流賽可謂星光熠熠、高手雲集。來自兩岸的47支代表隊、400餘名運動員齊聚競技場,他們中有年逾花甲的武術前輩,也有青春朝氣的少年學子,在武術套路、健身功法等多個項目展開激烈角逐。兩岸師出同源在賽場上,選手們一招一式皆見功架,一拳一腳飽含精氣神,既有對傳統技藝的忠實傳承,也有對現代武術的創新演繹。與其說這是一場競賽,不如說是一場以武會友的嘉年華——勝負之外,更多的是技術的交流、經驗的分享,以及那份因武術而結下的兩岸情誼。

近年來,屏南縣政府始終堅持以文化為橋,深耕甘國寶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向深向實。立足豐富的傳統村落資源與獨特的山水人文稟賦。如今,伴隨著本屆武術文化周的啟幕,屏南再次成為兩岸交流的熱點。除開幕式與武術交流賽外,活動期間還將精彩呈現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巴地村「畲族火鳳凰習俗」表演,讓與會者領略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有充滿古韻的漈下村夜游活動,在燈影搖曳中感受傳統村落的靜謐與生機。這一系列活動,不僅是對甘國寶文化的生動傳承,更是屏南推動兩岸文化、體育領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海峽隔不斷深情,武術連接著心靈。本次大會活動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的開幕,無疑為兩岸交流注入新的動力。最後在畬族美麗服篩及動人的歌伴舞中以溫情旋律與動人畫面,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甘國寶是兩岸共同敬仰的英雄,他的武術精神和愛國情懷早已融入兩岸同胞的血脈。我們希望以武術爲媒,讓更多兩岸青年在交流中感受文化同源的根脈,讓這份情誼代代相傳。相信在甘國寶精神的感召下,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這份跨越海峽的友誼必將愈加深厚,兩岸文化交流必將邁向更廣闊的未來,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