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任記者吳吉雄 金門採訪報導〕上個月25日在金門文化園區舉辦的尋根溯源與文化創新的壯麗篇章及縣長就職二周年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施政成果系列活動,獲得廣大民眾及學者專家熱烈掌聲迴嚮。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系列活動的第二天,揭開了尋根溯源、開枝散葉與文化創新的壯麗篇章。當天的活動,從尋根溯源館的隆重揭牌,到各宗姓點燈人的授證與族譜的捐贈,以及博物館與國立金門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相關研究單位三方聯合研究中心的正式掛牌,再緊接著舉辦的學術研討交流,展現了對歷史文化的致敬與未來創新的信念,為金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尋根溯源之旅:《尋根溯源館》正式揭牌開館
《尋根溯源館》的揭牌開館是一個充滿時代與歷史意義的里程碑,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盧根所長表示:它不僅彰顯了對過往的深刻敬意,更為未來的文化創新奠定了基石。在這個象徵性的時刻,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以家族與文化的傳承為主軸,展現了「尋根」「溯源」「開枝散葉」三大核心概念所蘊含的豐富意涵。其時代意義在於回應文化身份認同的需求。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越來越渴望了解自己的根源,尋找自我身份的認同。《尋根溯源館》的開館正是對這一需求的回應。展館以族譜、老照片及移民歷史故事為核心,通過展示家族血脈傳承與文化智慧,讓參觀者感受到家族精神的堅韌與不屈。在翻閱族譜的過程中,人們得以穿越時空,與先祖進行跨越千年的對話,感受他們的精神力量。而其歷史意義在於延續文化記憶,打造文化傳承之平台。金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擁有豐富的移民歷史與文化資源。《尋根溯源館》將這些資源系統化地整理與展示,使其成為金門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承載體。館內的展品不僅記錄了金門移民的遷徙路徑,也呈現了他們在異地如何保存家鄉文化的努力。 同時,館內未來將透過數位科技,讓年輕一代了解祖先的智慧與奮鬥歷程。在數位化與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創新展示形式,不僅延續了文化記憶,也為未來的文化傳承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文化遺產能夠持續發揚光大。



文化傳承之光:「點燈人」授證與族譜捐贈
「金門聚落家廟點燈人」授證暨族譜捐贈儀式,進一步強化了文化傳承的意涵。「點燈人」象徵著族群記憶的守護者,他們的努力讓家族文化得以延續。盧根所長同時表示:繼博物館105年完成全島家廟資產普查建立194座宗祠39姓氏等資產活化保存,本次活動中,共有十餘部珍貴的家族族譜捐贈給博物館,成為金門文化的重要補充資料。這些族譜記錄的不僅是血脈,更是精神的傳承,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源。授證儀式上,參與者深情回憶家族的傳奇故事,強調了族群文化在個體身份認同中的重要性。正如一位點燈人所言:「每一部族譜都是一段歷史,它讓我們與先祖的智慧相連,也照亮了我們的未來。」



在金門縣政府及文化局支持下,金門民俗博物館與學術合作里程碑: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掛牌,當天的另一亮點是博物館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三方聯合研究中心的正式掛牌儀式,標誌著金門歷史文化研究邁入新階段。該中心將匯聚多方學術資源,推動跨領域合作,並以創新研究方法探索金門的文化根源與未來可能性。透過未來三方聯合研究中心的努力擘劃,未來博物館將成為旅台鄉親及僑親返金尋根溯源的首站,因為除了博物館能幫助鄉親們了解金門各地的豐富歷史典故外,甫揭牌的尋根溯源館更能協助旅外鄉親們透過現代科技追本溯源,同時也有機會體驗研究中心所開發的各式宗族文化相關文創產品,讓緬懷祖先、見賢思齊的後代子孫透過現代科技,帶回值得珍藏的傳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