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的法佈施 文化繼起生命的美好未來!

〔採訪主任吳吉雄/特別報導] 心靈之光、一輪明月。
近來連續拜訪、廈門市李叔同文化研究會 陳秋被會長! 弘一大師,原名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一位人物他的生平充滿傳奇,既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又是一位高僧法。

了解到當年李叔同弘一大師的生平事蹟和心路歷程、身臨其境,近代文化史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海峽兩岸都有他的學生、弟子。 在台灣民眾中廣受大眾推崇、在學術研究更是影響力大。

李叔同生於1879年,在天津長大。他自幼聰明好學,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天賦。李叔同先後就讀於南開學堂和上海聖約翰大學,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他的一生堪稱傳奇,李叔同出生於一個大富之家,年輕的時候出國留學。 他是第一個把話劇、西洋音樂、西洋繪畫帶回國內的中國人。 這首送別就是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寫的。 送別的話劇、西洋音樂詩詞、編曲、版畫、書法、篆刻、美術樣樣精通。
一首歌曲「送別」,甚至拍成多電影、芳草碧連天、一輪明月、還是當年學校畢業歌曲實際上,這首送別問世已經超100多年。

1918年,正在藝術事業如日中天的李叔同突然決定出家,成為一名佛教僧侶,法號弘一。出家後,他專心研究佛法,弘揚淨土宗和律宗,成為中國近代著名的高僧。他注重持戒律,倡導簡樸生活,對佛教有深遠的影響。

弘一大師以其高潔的人格和簡樸的生活方式,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無論是作為藝術家還是僧人,他都以深厚的學問和崇高的道德標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弘一大師的傳奇人生,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多重身份和非凡才華,更在於他對人生價值的探求和堅定信仰的追求。他的一生,彷彿是一段充滿藝術與宗教融合的心靈旅程,為後世留下了無限的啟迪。

國家領導: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更在文化建設,明確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圍繞著這項使命,他一以貫之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以「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一起學習相關重要論述,增強文化自覺,更能承擔新的文化使命。

台灣淡江大學及明道大學,王秀杞教授,同時也是,弘一法師第四代學院派弟子〔王秀杞教授〕在台灣陽明山作品園區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巍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受到弘一大師的影響非常深遠,他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情,值得後世的人學習的對象。如果藉此中華時報來推動兩岸三地可以舉辦交流活動,將弘一大師文化精神及作品,融合交流,肯定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復興的啓點。

如何承先啟後、是我們海峽兩岸文化人、媒體人的使命。 弘一大師當年的修法心境,緬懷追憶大師,陳會長透過追隨弘法師的閩南文化之路的規劃、邁向中華民族文化偉大復興之路、更重要的是為海峽兩岸文化融合交流跨出第一步,弘揚 傳承大師的文化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