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廈門採訪中心主任顏邑如/整理報導】擁抱全世界,廈門產“新三樣”(包括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跨洲越洋,深度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牽起兩岸緣,5300多家台資企業在廈紮根成長,助力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合力繪就“愛拼敢贏”畫卷。
如今的廈門,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強化對台對外產業合作,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在提振中奮起,向高而攀,為廈門高品質發展連結更多全球要素。
歲末年初,廈門拓寶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馬力全開,工作人員正加快組裝出口海外的鋰離子蓄電池組。2023年該企業生產的鋰電池產品出口量較上一年度勁增近4倍,海外市場也從原有的歐洲、非洲,進一步擴展至美洲、大洋洲、東南亞等,目前已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綠色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旺盛,為“新三樣”出口帶來機遇。但機會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對生產獨立供電系統及儲能系統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拓寶科技而言,在新能源賽道沉澱多年的技術積累是其抓住“新三樣”出海風口,讓“鋰”想照進現實的關鍵。
“近年來,廈門加快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鋰電池製造方面,廈門已集聚了海辰儲能等一批行業龍頭及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在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看來,產業發展的硬實力和廈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為廈門“新三樣”走俏世界市場提供了充足條件,相關產品表現出的競爭力,也為廈門加強對外產業合作撬動更多可能。
來自廈門海關的資料顯示,2023年1月—11月,廈門“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421.07億元,同比增長328%。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為特點的“新三樣”,拉動廈門出口產品繼續向價值鏈上游攀升,優化提升廈門外貿結構,驅動廈企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取得優勢。
2023年,由台企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空壓機製造基地專案落地同翔高新城片區,目前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力爭今年10月全面封頂。該專案計畫總投資15億元,是東亞機械第三次在廈增資擴產。得益於廈門服務台企的力度和溫度,紮根廈門以來,東亞機械年營業額從最初不到4000萬元增長到如今的近10億元。
打造臺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廈門始終熱情擁抱登“鷺”發展的台商台企,廣大台商台企也不斷堅定在廈發展的信心。如今,廈門擁有台資企業5300多家,分佈在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台資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約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成為廈門經濟脈動中的一股強勁力量。
不僅立足廈門連接廣袤的大陸市場,越來越多台商台企還借力廈門這方對外開放的熱土走向全球。“2023年公司經營保持穩中向好,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贏得了汽車、電子、化工、食品、機械、紡織等行業的頭部廠商客戶。”在東亞機械董事長韓螢煥看來,企業經營穩中向好的核心原因,是始終堅持科技創新。2023年由東亞機械自主研發的最新產品離心空壓機成功試驗量產,將於今年開始上市銷售。
同時也是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台商協會會長的韓螢煥表示,近年來惠台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和落實,對兩岸產業合作帶來諸多重大利好。隨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落地,兩岸將在數位科技、智慧製造、節能環保等領域打開新的合作空間。
距離廈門超5000公里的烏茲別克斯坦,因盛產棉花被稱為“白金之國”。2016年起,廈門國貿股份公司開始佈局烏茲別克斯坦棉紗進口業務,並以棉花為起點,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到當地紡織產業鏈中,讓小小棉花創造出巨大價值。
這朵跨越萬里的棉花,是廈門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寫照。沿著這條繁榮之路,廈門不斷拉緊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產業合作紐帶,十年間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額從248億美元擴大到509億美元。越來越多廈企也在沿著“一帶一路”拓開的廣闊天地,提筆揮就合作共贏的大寫意。來自廈門海關的資料顯示,2013年至2023年8月,廈門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破3萬億元人民幣。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去年9月舉辦的第23屆投洽會集聚36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展參會,彰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生動圖景。作為東道主的廈門,也在這方國際化的平臺上撬動更多對外合作良機,外資簽約成果24.43億美元,較上屆投洽會增長5.8%。 借力對外開放平臺,暢通對外合作之路。從投洽會到服貿會,從進博會到鏈博會,都有廈門積極組織參展採購、招商推介、對接洽談的身影。在業界看來,通過一系列對外開放平臺,廈門能夠加快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對接融合,著力推動國際、國內兩個迴圈在廈門連接打通、相互促進。
圖/載自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