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漳州人大團結~凝心聚力啓新程,共話發展謀未來

〔本報主任吳吉雄 福建/漳州報導〕時逢雙佳節,全球漳州人大團結,齊聚在處處洋溢着奮進活力的樟州市。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發展理念、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時刻,漳州人大聯盟大會於10月4日在漳州賓館隆重首次成立大會。來自全球、各行業的箐英代表、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齊聚一堂,以四海同心,共赢未來為主題。以凝聚漳州人大智慧,共同服務樟州發展爲核心,圍繞民生保障、產業升級、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爲漳州未來發展擘畫藍圖、凝聚共識。

「世界的漳州」和「漳州的世界」。放眼全球,世界的漳州是一座文化名城、向海而興。明清以來,一代代漳州人帶着夢想闖海打拼、經略海洋、定居海外,今天大家從五大洲回到漳州,因爲我們都是漳州人,我們都從河洛來。公元686年,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河洛“八十七姓”子弟請設漳州府,從此我們的家鄉有了共同的名字叫“漳州”。明朝中後期,隨着“大航海時代”航海技術的進步,漳州進一步把貿易版圖拓展到全世界,既是歷史的巧合,更是努力的必然,漳州與早期全球化的浪潮撞個滿懷。在台灣漳州親友約有1000萬人,老祖宗們從漳州出發來到台灣開懇,也將擁有廣大信仰供奉神明俗稱「開漳聖王」即是陳元光將軍帶到台灣,保佑渡海平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5日早上大會開幕式上,漳州人聯合會會長蔣艾青共同爲漳州市漳州人聯合會揭牌。蔣艾青宣讀了題爲《四海同心聚合力 共贏未來再出發》的致世界漳州鄉親的倡議書。並表示:漳州憑藉其獨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宜居環境,榮獲了中國最宜居城市之一的稱號。當前,市委、市政府着力發展樞紐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早在當年,漳州就已是連通世界的樞紐城市,是代表中國對話世界的窗口,是世界海洋經貿的重要節點,是世界閩南文化的交流中心,是早期全球化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聚焦本土,“漳州的世界”是一座田園都市、令人神往。如今,世界各國元素和我們漳州本地多元文化交織融合,“海洋的藍”“生態的綠”“土樓的韻”“古城的風”“閩南的紅”融合形成了精彩的“漳州的世界”,成了越來越多遊客的詩和遠方。

福建省漳州市市委書記王進足表示:此次大會的召開,正是凝聚全球漳州人智慧的創新舉措,必將爲福建發展注入新動能。藉此機會,我對海內外漳州鄉親提三點希望:

一是當好“鄉情聯絡紐帶”。依託聯盟平臺,常回鄉走走,把海外社團、臺灣宗親、內地商會更緊密聯結起來,讓“漳州人”的身份認同成爲跨越時空的精神紐帶,把鄉愁轉化爲共建家鄉的合力。

二是當好“高質量發展參謀”。大家深耕各行各業,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懇請引先進理念、優質資源回閩回漳,聚焦石化、食品、文旅、新能源等領域精準對接,助力“9+5”產業體系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家鄉發展提質升級。

三是當好“融合開放橋樑”。立足漳州僑鄉、臺胞祖籍地優勢,在閩臺經貿文化交流中牽線搭橋,在福建與“海絲”沿線、東盟地區合作中主動作爲,助力全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和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此次漳州人大聯盟大會,不僅是一次匯聚智慧、共謀發展的盛會,更是一次凝聚情感、傳遞溫度的相聚。漳州市政府從見面時的親切問候,到討論中爲共同目標的並肩建言;從工作人員細緻入微的媽媽式的服務,到與會者爲漳州發展的真心獻策,每一個瞬間都彰顯着“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的深厚情誼。正如一位海外代表在會後所說:“我們因‘漳州發展’這一共同目標相聚,又因‘爲民服務’這一共同信念攜手,這樣的大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漳州的未來,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卻道出了這場大會最動人的底色——它不僅是一次關乎城市發展的議事盛會,更是一場滿溢着真誠與牽掛的情感相聚。

一紙共識承初心,滿場溫情繫漳州,這場人大聯盟大會,藏着最深的城市溫度,這場大會結束了,但那些溫暖的瞬間、真誠的約定、共築未來的信念,卻像一粒種子,在每個與會者的心裏生了根。因爲他們知道,所謂“人大聯盟”,不僅是“議事的聯盟”,更是“情感的聯盟”“責任的聯盟”;所謂“城市發展”,不僅是GDP的增長、高樓的崛起,更是每個居民臉上的笑容、心中的踏實。而這份藏在大會里的溫情,終將化作推動漳州市向前行的力量,讓這座城市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暖、更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