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任吳吉雄 福州報導〕有緣千裡來相會~因為月老讓我們在十幾億人口當中,彼此認識、相知相惜、互信互愛,隨著福州南台三公主祖庭舉辦的七夕情人節的圓滿落幕~跟著而來是在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的祝福之下,使其有情人終成眷屬,讓愛無限延伸出未來的希望~美好人生

相傳時光回溯至大明年間,祥雲繚繞的蒼穹之上,玉皇大帝攜玉皇三公主巡遊天下,伴駕者尚有掌人間姻緣的月下老人,以及護世賜財的十三位金財神。當聖駕飄至福州黃山白湖上空,一幕世間罕見的祥瑞之景赫然鋪展:麒麟踏祥光而現,步履間蕩漾萬物生機;鳳凰展錦羽來儀,鳴叫中滿含福瑞之音;黃龍騰躍於雲霄,身姿間彰顯太平之兆。抬眼望去,月下老人手中的紅線如銀河星絡,牽引著世間有情之人,或遙隔千里,或近在咫尺,皆因這縷紅絲結下塵緣;遠處千峰疊翠,白雲如浪濤翻卷,將山川襯得如畫如詩;更有紫氣貫穿九重天外,預示著此地將成福澤匯聚之鄉。

玉帝俯覽人間,見紅線牽引下的一對對新人,或在田間共話桑麻,或在堂前笑談未來,眉眼間皆是幸福暖意,心中大悅。他深知此地鐘靈毓秀,實乃傳播福澤的寶地,遂降下聖諭:令玉皇三公主與月下老人駐守黃山,並留下三座金山與十二生肖金財神,常年在此為百姓賜財、賜福、賜姻緣,讓世間善信皆能得享安康與圓滿。後來,玉帝念及百姓對長壽與祿位的期盼,又特許三公主兼掌賜壽、賜祿之大權——讓鰥寡孤獨者得遇良緣,讓勤儉持家者財源廣進,讓行善積德者長壽安康,讓報國報民者祿位亨通,真正實現「讓幸福的人更加幸福,讓期盼的人得償心願」。自此,福州黃山一帶福氣充盈,百姓安居樂業,這片土地也漸漸被譽為人間難得的「有福之州」,成為萬民嚮往的福壽之地。

在黃山南麓,有一面天然形成的巨型玉石,其質地瑩潤,表面光滑如鏡,能映出星月雲霞之美,當地百姓皆稱其為「玉鏡石」。每當夜深人靜,皓月掛滿天際,銀輝灑落人間之時,玉皇三公主便會來到這玉鏡台前,梳理雲鬢、點綴珠釵,月光與玉光交相輝映,將公主的容顏襯得宛如月下仙子。久而久之,百姓便將黃山南麓這片區域稱為「南台」,而福州南台也因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的駐守,成為了玉皇三公主信仰的祖庭聖地。

千百年來,南台祖庭流傳下無數動人的神話傳說:「美人照鏡」講述著三公主月夜梳妆的清雅韻事,那面玉鏡石至今仍靜靜矗立,仿佛還留存著公主的溫柔氣息;「鳳山」之名源於鳳凰來儀的祥瑞,山間草木蔥蘢,時常能聞到清脆鳥鳴,百姓說那是鳳凰的後裔在此守護福澤;「金山」的傳說則與三座金山有關,相傳每逢歲末,金財神便會從金山中取出財寶,賜予勤勞善良的百姓,讓家家戶戶都能豐衣足食;而「千里姻緣一線牽」更是傳頌千古,無數男女因月下老人的紅線與三公主的庇佑,跨越地域阻隔、階層差異,最終結為連理,成就一段段佳話。這些傳說不僅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福澤人間的生動見證。

玉皇三公主的慈悲與大愛,從未局限於南台一地。相傳在修建萬里長城之時,百姓飽受勞役之苦,餓殍遍野,三公主見之不忍,遂暗中施法,讓糧食從天而降,讓傷者得以康復,幫助百姓渡過難關,這便是「助修長城,護民安邦」的佳話;而月下老人則始終堅守使命,無論是貧富貴賤、老幼妍媸,皆以紅線公平牽引,讓每一份真心都能找到歸宿。三公主「护国庇民」的仁心,月下老人「成人之美」的善意,隨著歲月流轉,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每逢節慶之日,前來南台祖庭朝圣祈福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他們或祈求姻緣圓滿,或祈求財源廣進,或祈求家宅平安,每一份心願都在煙火繚繞中得到慰藉,每一次祈禱都在聖像前獲得力量。

隨著時代發展,玉皇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的福澤更跨越了山海阻隔。福州南台玉皇三公主祖庭的三公主神像,陸續分靈至日本、澳洲、老撾等海外國家,也傳播到了中國山西、台灣、北京、湖南、福建寧德、廣東中山、深圳等省市。無論是在異國他鄉的華人華僑,還是在祖國各地的百姓,都能在當地的三公主聖殿中,感受到那份穿越千載的慈悲與溫暖。而以三公主三座金山為象徵的祖庭「十三金財神」信仰,更是成為了連接海內外華人的精神紐帶——人們相信,只要心存善念、勤勞篤實,便能得到金財神的庇佑,也能在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的護持下,擁有姻緣美滿、財祿雙全、長壽安康的幸福人生。

如今,福州南台祖庭主委鄭三鈴:辛苦努力之下,十方大德信眾、虔誠信仰,心誠則靈,相續不斷,香火依舊旺盛,玉鏡石前的月光依舊溫柔,月下老人的紅線仍在牽引著世間有情之人,玉皇三公主的福澤仍在滋潤著萬民心田。這段跨越千載的傳奇故事,不僅是一段神話,更是一份關於愛與福的信仰——它告訴我們,世間從不缺少幸福,只要心存敬畏、行善積德,便能在三公主與月下老人的庇佑下,得遇良緣、得享富貴、得擁長壽,讓「瓜瓞綿長、大愛花開」的美好願景,在人間永遠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