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採訪主任吳吉雄/福建三明報導]11月6日至10日在三明市會議中心舉辦。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深化兩岸林業交流合作,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大力推進三明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主動融入福建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工作大局,全方位展示三明林業改革新成果、兩岸融合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
主要活動安排:
一、竹木產業鏈暨閩臺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專場招商活動。邀請國際竹藤中心專家開展“以竹代塑”產業發展方向與對策的主旨講演;開展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授牌儀式;舉行全省林業產業及三明市竹木產業招商項目簽約。有關縣(市、區)圍繞竹木產業鏈和明臺農業融合發展開展招商推介。
二、是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邀請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及相關客屬社團代表,以“創新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助力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爲主題,圍繞弘揚客家文化傳承客家精神、深化兩岸客家文化交流互相借鑑、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開展交流研討。舉行鄉建鄉創、文旅康養等兩岸融合發展項目簽約儀式,開展兩岸客家文化精品線路推介、三明客家風情采風等活動。
三、第三屆運動與森林康養研討會。邀請中國林科院、中國林學會及臺灣森林康養專家學者、業內代表人士和相關社團代表參會,交流研討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發佈《中國南方療(康)養基地建設標準》,開展森林康養實地交流活動,促進兩岸森林康養服務水平提升。
四、展示展銷活動。集中展示三明林業改革成果、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果;兩岸現代林業合作、省內各地市林業改革發展成果、重點林業企業及其綠色生態產品;臺灣商品、竹木文創、文旅康養等展區。
(1)在市藝術館舉辦明臺“三雅道”傳統文化交流活動。邀請臺灣茶道、花道、香道等協會會員以及南投縣新住民文化發展協會、兩岸婚姻家庭代表等,通過“三雅道”、旗袍、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展示、“美麗庭院網紅打卡地”視頻展播、兩岸創業故事分享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打響“姐妹情一家親”品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2)在閩臺(永安)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2024海峽兩岸(永安)竹博會。邀請兩岸林業工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協會等,交流“以竹代塑”新設備、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舉辦竹產品系列展銷、竹製品供採對接會、特色農副產品展等活動。
(3)在沙縣區舉辦2024 海峽兩岸(三明)應急消防技術交流研討會。邀請海峽兩岸應急和消防領域專家學者等代表參會,聚焦兩岸融合發展目標和攜手應對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圍繞科技賦能消防救援、救援事故防控、應急產業延續發展等開展交流研討。
三明是中國綠都、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森林覆蓋率77.12%,空氣、水、土壤質量均居全國前列,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3個世界級和200多個國家級旅遊品牌,已發現各類礦產79種、探明儲量49種,建寧黃桃、黃花梨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871個,全市人均預期壽命80.18歲、高於全國1.87歲。文化積累深厚的人文三明。三明是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閩江之源和客家祖地。在萬壽巖發現的古人類遺址,把福建人類活動的歷史推向了18.5萬年前,“閩學四賢”中的朱熹、楊時、羅從彥都出生在三明;全國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源於三明,發展活力十足的創新三明。
三明是一座改革創新、多元包容的城市,探索推進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被列爲全國首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推廣基地、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全國首批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是福建的老工業基地、新興工業城市,鋼鐵與裝備製造、新材料、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正在加快轉型提質、創新發展,以氟新材料、石墨烯、生物醫藥等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增勢強勁,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活力。
三明市自然概貌爲“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國的重點林區、全國林改的重要策源地、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
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林業生態顏值高。
二、林業治理成效好。
三、林業改革立標杆。
四、林業產業體量大。
五、林業科研成果多。
三明建設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做法成效作爲大陸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市將鄉村振興與兩岸融合緊密結合,通過實施現代農業、鄉建鄉創、基層共治、交流交往四大融合行動,推動明臺鄉村融合取得實效。
依託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態資源等優勢,先後打造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寧化石壁客家祖地、沙縣小吃文化城等7個國家級、7個省級對臺交流平臺,實施國臺辦重點交流項目30多個,每年常規舉辦有較大影響力的各類涉臺交流活動30多場次,累計吸引了超百萬臺胞前來參訪交流。自2005年6月,國家批准設立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歷屆林博會的舉辦情況成果輝煌。